您好,欢迎进入bt365.me官网!

关于全市发展全域旅游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 发布日期:2017-12-22
  • 文档来源:
  • 作者:

近日,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马嘎尔迪副主任带领市人大民侨外委和市旅发委相关人员深入各旗区对全市发展全域旅游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我市旅游资源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优越,近年来,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6年10月份我市被列入国家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精神,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为途径,以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工作,全力打造“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旅游品牌。1至8月份,全市累计接待游客960.4万人次,同比增长22.3%,实现旅游总收入286.4亿元,同比增长21.2%。全市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5家,其中5A级2家,4A级27家,三星级及以上饭店27家,旅行社110家,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0个、示范户127个。已形成“天骄圣地、民族风情、大漠风光、休闲避暑”四大旅游产品体系和“一区四带、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重视程度明显提高。近年来,市旗两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其作为加快产业转型、推动创新创业的引领产业,下大力气加快发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政府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旗区相应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旅游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市级层面陆续出台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意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工作方案》《鄂尔多斯市支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各旗区参照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政策体系,形成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体系保障。三是强化机构设置。市旅游局更名为市旅发委,标志着我市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更名为市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局,成为全市保留的19个行政综合执法机构之一。我市在自治区率先成立了市旅游警察支队,市工商旅游分局、市旅游巡回法庭正在加紧组建。与此同时,各旗区加快综合改革步伐,伊金霍洛旗已组建了旅游警察大队、巡回法庭和工商旅游分局;康巴什区正在组建工商旅游分局。

(二)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把旅游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项目招商,加快旅游项目建设进度。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市财政首次预算安排旅游发展资金8000万元,部分旗区根据财政状况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如:康巴什区1亿元、鄂旗2000万、乌审旗1000万),旅游业发展投资显著增加。鄂尔多斯旅游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各旗区相应成立了政府控股的旅游投资集团,引导本地旅游业发展。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实施“招创意商、招营销商、招投资商、招管理商”四大招商引资引智工程。市政府与中青旅、首旅、川旅、陕旅、携程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鄂前旗引入宁夏同心圆文化产业公司,委托组建运营鄂前旗文化旅游集团公司;伊旗与海润影视制作公司合作,共建蒙古源流影视拍摄基地;准旗与北京中投和中体视讯文化传媒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准格尔库布其沙漠汽车运动基地;康巴什区管委会引入陕西沣美文化产业公司投资建设康镇项目。三是紧盯重点项目。今年,市级调度投资总额近300亿的旅游重点项目111个,其中亿元以上48个,截至8月底,开复工93个,开复工率83%。今年计划投资74.7亿元,已完成36.2亿元。东胜区美食街、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古如歌体验项目、康巴什康镇和乐康吧等一批亮点项目投入运营,鄂尔多斯海洋馆、鄂尔多斯植物园等新业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三)产业融合不断深化。实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程,丰富旅游业态,激发产业活力,发挥旅游业带动、融合、集聚效应,形成“一业带百业”的产业发展环境。工业旅游方面,依托鄂尔多斯羊绒工业旅游区,推出国家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羊绒针织生产线、展览馆和工厂店等游客参观体验点,满足游客购物需求。研学旅游方面,七星湖旅游区成为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永久会址,成陵旅游区成为首批“鄂尔多斯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创作基地”,恩格贝生态旅游区成为亲子猫国际教育全国首家沙漠研学营地,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恩格贝生态旅游区、九城宫旅游区正在申报国家研学旅游示范点。文体旅游方面,主题赛事活动接连不断,组织举办了中国户外大会、劲旅景区峰会等产业融合发展专题会议,有效拓展了旅游发展空间,推出了《库布其》《森吉德玛》《永远的成吉思汗》和《鄂尔多斯婚礼》实景演出等一批旅游演艺产品。健康旅游方面,以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培育集蒙中医药文化、医疗、养老等特色优质产品和服务于一体的蒙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打造了布龙湖温泉旅游区、碧海阳光旅游区、蒙医药博物馆等蒙中药健康旅游综合体。红色旅游方面,以城川民院为核心的“1+6”红色教育基地建成开放,成为全市红色旅游亮点。城镇旅游方面,抓住举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的机遇,中心城区打造花园城市、城市灯光秀,迅速集聚了城市旅游人气。乡村旅游方面,推进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罕台镇、城川镇被列为全国第二批旅游特色小镇,独贵塔拉沙漠越野小镇、龙口黄河特色小镇、伊金霍洛民俗风情小镇等旅游特色小镇全面推进,全市第二届美丽乡村旅游节在乌审旗成功举办。

(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围绕整体旅游形象,深挖全市旅游资源,精心策划产品卖点。通过会展推介、客源地派送、友好城市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了鄂尔多斯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旅游推介有声有色。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先后赴成都、深圳、南京等18个重点客源市场、通航城市举办旅游推介会;两次走进榆林、包头、呼和浩特等8个周边城市,举办“周末内蒙古·鄂尔多斯游”专题推介活动;5次赴北京、新加坡、俄罗斯等地参加国内外大型旅游展览会。邀请全国近百家旅行社、俱乐部和新闻媒体,举办旅游推介踩线活动和大型旅游主题采访活动。各旗区创新宣传理念,积极组织富有特色的宣传推介活动,如:伊金霍洛旗利用全市唯一建成的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开展数字化精准营销;鄂托克前旗在银川成立了鄂尔多斯西部旅游营销公司,深入客源地市场开展全方位营销;达拉特旗借助与北京西城区友好区旗平台开展客源互送营销活动,创作旅游主题的本土微电影《又见回水湾》;乌审旗发放旅游惠民一卡通,提高旅游知晓率和居民参与度。二是节庆活动亮点纷呈。以节造势、以节促旅,抓住今年我市承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大会的契机,推出“文化+旅游”“体育+旅游”“舞蹈+旅游”等系列活动,形成了1个大型国际性活动+百余个地区特色旅游节庆活动的“1+N”产品体系,旅游节庆活动成为聚人气、促消费、惠民生的品牌产品。各旗区相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如鄂托克前旗举办“欢乐牧场”系列活动、乌审旗“中国·萨拉乌苏民间艺术节”系列活动、准格尔旗举办“杏花节”、杭锦旗举办“库布其沙漠越野”系列活动。三是旅游合作持续深化。先后组织参加了2017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贝加尔旅游”国际展览会、首届“北方之路”航旅论坛。与同程网合作,在其南京、上海、杭州的实体店设立了30个线下体验店,进行集中宣传,同步开展线上推广。

(五)旅游环境不断优化。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旅游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一是旅游交通更加便利。打造快旅慢游交通体系,高等级公路、省道至A级旅游景区“断头路”已全部打通,新建旅游公路23条、600公里。开通了中心城区至成陵、响沙湾、鄂尔多斯草原等重点景区的旅游公交。鄂尔多斯机场成为华北地区首个4E级支线机场和国际航空口岸,已开通至45个城市的国内航线和13条国际航线。二是旅游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全市已建成旅游驿站5个,汽车露营地12个。优化风景道、马道、自行车道、徒步道等特色道路,完善鄂尔多斯风景大道建设,推出“花沙骑径”旅游风景道,东康旅游休闲廊道正在加快建设。更新旅游标识标牌。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新改建旅游厕所300多座,连续两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厕所革命先进市荣誉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厕所革命综合推进先进单位。推进鄂尔多斯综合游客集散中心建设。三是旅游信息化发展迅速。完善线下旅游信息查询服务,设置中心城区旅游触摸屏,所有A级旅游景区实现WIFI全覆盖。与百度和高德地图等知名线上企业合作,加强电子标识标牌建设,完善电子导航服务,为自驾车游客提供智慧导览服务。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旅游工作在统筹推进、政策支撑、产品创新、市场开拓、服务提升等方面不断创新,全域旅游得以加快推进,但同时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协调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部分旗区对旅游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在发展理念上表现为重资源开发、轻产业创新;在发展机制上表现为重旅游部门单打独斗、轻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在投入模式上重政府投入、轻市场运作。

二是旅游发展不平衡。由于各旗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导致在旅游业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区相对较快、产业融合度较高,周边旗区相对较慢、资源型比重大;产品开发不平衡,夏季产品相对丰富、春冬季产品供给不足;要素发展不平衡,5A级景区比重过小、补充缓慢,城市酒店发展相对快,高品质民宿、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滞后,与旅游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三是旅游公共服务不完善,智慧旅游、游客集散中心等建设滞后,交通依旧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游客在交通上花费的时间较长,同时旅游专线建设、特色风景道打造、沿线标识系统仍有待于加强;旅游软实力不强,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四是旅游区域合作不充分。经济开放、旅游先行,旅游经济在“呼包鄂”协同发展、周边城市联动发展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足。合作内容仍局限在客源互送等浅层次,缺乏务实深入的合作项目。

二、今后工作建议

当前,旅游业发展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的重要时期。无论是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还是发展规律,无论是从我市旅游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还是发展条件,无论是从鄂尔多斯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是长远考虑,都可以明显看出,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机遇难得,势在必行。市旗两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动我市旅游业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当前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全国旅游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提出了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把旅游业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我市作为自治区同时列入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唯一盟市,在争取旅游业发展先行先试政策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说,旅游业发展正当其时。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站位“中国的鄂尔多斯”“世界的鄂尔多斯”,围绕率先建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旅游业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跨越。

(二)突出科学指导,高标准编制执行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全市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制定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总体规划以及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并抓好规划落地实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使规划成为引领全域旅游发展的“导航仪”和施工图。各旗区旅游规划要与全市旅游规划相协调,突出地方特色,做到“一旗一品”,避免造成随意性建设和同质化竞争。

(三)把握关键环节,推进旅游产业整体提档升级。抓住项目、产业、品牌等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持续发力,攻坚突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打造要素齐全、特色突出、体验性强、带动力大的旅游全产业链。一是抓好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来抓,推进以大成陵旅游区、库布其沙漠旅游度假区和鄂尔多斯城市旅游度假区等龙头项目为引擎,以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沙漠峡谷生态文化旅游区、鄂尔多斯植物园等重点项目为支撑,构建梯次衔接、功能互补、格局特色项目集群。加快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储备,持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抓好产业创新。深化“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业与工业、文化、体育、康养等多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由单一旅游品牌向多元旅游品牌迈进,由观光游览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产品升级。推进“四季游、全域游、全时游”,重点支持赏花、冰雪、祭火、温泉等四季项目和民宿、露营地、研学等新业态项目建设,支持演艺、酒吧等夜间旅游项目建设。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打造集冰雪、温泉、祭祀、灯光秀、酒吧街、休闲镇等为一体的冬季旅游产品集聚区,冬季旅游实现新突破。三是抓好品牌创建。力争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高A级旅游景区创建,推进七星湖、萨拉乌苏、康巴什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特色餐饮品牌,扶持一批以蒙餐、本地餐、养生餐为主打的餐饮企业,打造休闲特色餐饮一条街。提升旅游住宿体验,建设商务快捷型酒店、分时度假和公寓式酒店、产权别墅以及主题酒店,发展特色民居民宿、旅游客栈、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满足不同游客群体需求。培育知名旅游商品,以鄂尔多斯羊绒系列产品为引领,鼓励荣朝文化、国礼瓷、八字胡民族商贸等企业商品研发,构建特色化、品牌化旅游商品体系。

(四)强化市场开拓,持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强全域旅游宣传营销,制定科学化、精准化、系统化宣传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抢抓市场份额,全面叫响“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旅游品牌。一是组织专业化营销。聘请专业团队,灵活运用宣传策略,制定定向宣传方案,通过会展推介、客源地派送、摄影采风、电影植入、节庆会展等营销方式扩大线下影响;加强与线上企业、知名媒体、移动终端等合作,整合鄂尔多斯旅游官网、官微等平台,拓宽网上展示、推广、虚拟体验等服务功能,提升鄂尔多斯旅游线上点击率。打响“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旅游品牌。二是推动精细化营销。利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旅游营销和市场推广方案,建立全市统一的对外营销平台,组建鄂尔多斯旅游精英销售团队,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三是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发挥重大旅游节庆、大型体育赛事和大型展演的营销综合效应,策划四季旅游节庆活动,培育鄂尔多斯特色旅游节庆品牌。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探索活动共办、共享客源、产品共推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机制。四是深化区域旅游合作。紧紧抓住呼包鄂旅游协同发展的有利契机,主动沟通对接,联手构建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人才交流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机制。深入推进与周边省区、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客源地的合作,在拓展客源市场、招商引资和人才培育等方面引入新动能。拓展国际旅游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参加各种跨区域的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加强与全国旅游百强企业合作,推动在品牌塑造、策划营销和项目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

(五)提升服务质量,营造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既抓“产业体量”,又抓“服务质量”。一是加强市场治理。创新工作统筹机制,加快成立旅游巡回法庭和工商旅游分局,完善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旅游监管由单一部门管理向多部门联动综合治理转变。建立多部门联动执法、旅游经营者信用监管和行业失信惩戒制度。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餐饮住宿、旅游交通、旅游购物、导游服务等各要素环节的服务质量。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旅游专线建设,提高旅游道路通达性。强化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其它重要道路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打造科学、规范的旅游交通引导系统。抓好旅游厕所建设,加快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旅游便利化程度。三是推进智慧旅游。依托全市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全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起市、旗区全覆盖的智慧旅游系统。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加强电子标识标牌建设,完善电子导航服务。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兴旅”战略,编制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建立鄂尔多斯旅游智库,优化旅游人才队伍结构,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基础保障。